一、洗涤塔的核心设计要点
结构组成
塔体:通常采用PP、PVC或玻璃钢材质,耐腐蚀且适应化工废气环境。
填料层:选用多面空心球、拉西环等,通过高比表面积强化气液接触效率。
喷淋系统:配备循环泵、分配母管及雾化喷嘴,实现洗涤液均匀覆盖填料表面。
除雾装置:位于塔顶,通过旋流板或丝网分离夹带液滴,防止二次污染。
循环水系统:包含水箱、过滤器和冷却装置,支持液体回收与循环利用。
核心模块设计优化
多级填料层:分级净化提升效率,针对高浓度废气可叠加3-5级填料层。
动态参数控制:需监控液位、进口温度(通常≥50℃防凝固)、塔顶温度(低于污染物升华点)及压差(维持恒定平衡)。
二、工作原理与净化机制
物理净化阶段
废气自塔底进入,逆向接触自上而下的喷淋液,污染物通过溶解或吸附转移至液相。
填料层形成液膜,延长气液接触时间,粉尘及颗粒物被拦截固定。
化学中和反应
酸性废气(如H₂SO₄、HCl)与碱性吸收液(如NaOH溶液)发生中和反应,生成硫酸钠、氯化钠等无害盐类。
反应式示例:
text
Copy Code
H₂SO₄ + 2NaOH → Na₂SO₄ + 2H₂O
HCl + NaOH → NaCl + H₂O
循环与排放控制
净化后气体经除雾器脱水,达标后排放(PH 6-9);
吸收液通过循环系统过滤、冷却后重复使用,污染物浓度过高时需更换(如硫酸钠>15%)。
三、关键性能影响因素
参数 控制范围 作用
液气比 2-10 L/m³ 确保充分吸收,避免液泛或干区
气流速度 0.5-1.5 m/s 防止液滴夹带,优化填料层接触效率
PH值 酸性废气: 8-10 中和效率与防结垢的平衡
填料高度 单级0.5-1.5m 多级叠加 适应污染物浓度及净化要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