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醇(C₂H₅OH)废气处理达标方案
乙醇废气需通过“预处理-核心处理-深度净化”多阶段工艺实现达标排放,具体流程如下:
一、处理流程与技术
预处理阶段
密闭收集:对蒸馏塔顶、储罐呼吸阀等逸散点进行密闭收集,减少无组织排放。
冷却降温:通过换热器将高温废气降温至40~50℃,降低乙醇挥发强度。
冷凝回收:采用低温冷凝(-5~5℃)将乙醇蒸汽液化回收,回收率可达60%~80%。
核心处理技术
活性炭吸附:
用活性炭吸附剩余低浓度乙醇废气,吸附容量可达0.2~0.3 g乙醇/g活性炭。
吸附饱和后通过热空气(120~150℃)脱附再生,回收高浓度乙醇气体。
催化氧化:
对脱附的浓缩乙醇气体或高浓度废气,采用催化氧化(200~400℃)分解为CO₂和H₂O,去除率>95%。
生物处理:
低浓度废气通过生物滤床(微生物菌群)降解,乙醇转化为CO₂和H₂O,运行成本低且无二次污染。
深度净化
组合工艺:吸附+催化氧化或冷凝+生物滤池联用,确保尾气VOCs浓度≤50 mg/m³。
二、关键工艺参数
工艺环节 参数要求 作用
冷凝温度 -5~5℃(两级冷凝) 最大化乙醇回收
活性炭吸附空速 0.3~0.5 m/s 平衡吸附效率与压降
催化氧化温度 200~400℃(贵金属催化剂) 降低能耗并提升氧化效率
生物滤床湿度 维持60%~80% 保障微生物活性
三、达标排放辅助措施
智能控制:安装在线VOCs监测仪联动风机变频,动态调节处理负荷。
防爆设计:乙醇属易燃易爆气体,处理设备需符合ATEX防爆标准。
余热回用:催化氧化产生的高温尾气可预热进气,降低能耗20%~30%。
四、达标指标参考
排放限值:非甲烷总烃(NMHC)≤80 mg/m³(GB 37823-2019)。
典型案例:某乙醇生产厂采用“冷凝+催化氧化”工艺,尾气NMHC浓度稳定在30~50 mg/m³。
注:具体工艺需根据废气浓度(如>1000 mg/m³优先冷凝回收)、风量及场地条件综合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