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甲苯(C₈H₁₀)废气处理设备原理及特点
一、处理原理
吸附法
采用活性炭、分子筛等吸附剂,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捕捉废气中的二甲苯分子。活性炭孔隙结构可高效吸附低浓度二甲苯(<500mg/m³),吸附饱和后需通过热脱附再生或更换吸附剂。
催化燃烧法
在催化剂(如铂、钯)作用下,二甲苯在200-400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,氧化分解为CO₂和H₂O。适用于中高浓度废气(1000-5000mg/m³),可降低燃烧温度并减少能耗。
蓄热式焚烧(RTO)
通过高温(760℃以上)直接燃烧分解二甲苯,结合蓄热陶瓷体回收热能,热效率达95%以上。适用于高浓度(>3000mg/m³)、大风量废气,处理效率可达99%。
UV光解氧化
利用185nm/254nm紫外线分解二甲苯分子链,产生臭氧(O₃)和自由基,进一步氧化生成无害物质。适用于低浓度、小风量场景,可与其他技术联用。
吸附浓缩+催化燃烧
先通过活性炭吸附浓缩低浓度二甲苯,脱附后转化为高浓度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深度处理。兼具吸附法的经济性和催化燃烧的高效性,适用于大风量、低浓度场景。
二、性能特点
高效净化能力
RTO和催化燃烧法对二甲苯去除率可达95%-99%,满足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;
活性炭吸附法对低浓度二甲苯去除率约85%-90%,需定期维护。
安全性与稳定性
RTO配备防爆设计和温度监控系统,应对二甲苯易燃易爆特性(爆炸极限1.1%-7.0%);
催化燃烧采用阻火器和浓度预警装置,防止催化剂中毒或二次污染。
适用范围灵活
吸附法适用于印刷、油墨等间歇性排放场景;
RTO和催化燃烧适配化工、橡胶等连续生产的高浓度废气。
能耗与经济性
RTO热能回收可降低30%-50%燃料消耗;
活性炭吸附+催化燃烧组合工艺运维成本比单一焚烧法低40%。
智能化控制
配备PLC自动控制系统,实时监测废气浓度、温度及设备运行状态,实现pH值调节、吸附剂再生等自动化操作。
三、典型技术对比
技术类型 适用浓度范围 处理效率 能耗水平 运维成本
活性炭吸附 <500mg/m³ 85%-90% 低 较高
催化燃烧 1000-5000mg/m³ 95%-99% 中 中
RTO >3000mg/m³ 99% 高(初期) 低
UV光解 <200mg/m³ 70%-80% 低 低
通过上述技术组合(如吸附浓缩+RTO或UV+催化燃烧),可针对不同行业场景实现二甲苯废气的高效、安全处理,兼顾环保合规与经济效益。